第十一讲 中道

时间:2023-11-03

讲座预告


第十一讲

中道

《佛教教义》秋季开讲


世间法都是对立的,善和恶、是和非、好和坏,甚至于对与错、难与易、高与低等等。佛法就不同了,佛法不讲对立,讲究中道。凡是落于左右、好坏两边,都是极端;能够不偏不倚,这就是“中道”。


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,它并非折中之道或中庸之道,而是超越有无、增减、苦乐、爱憎等二边之极端、邪执,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。



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。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,以实践八正道为主;理论上的中道,就是缘起。


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形成的法则,诸法因为“缘起”而有,所以“空”无自性;但是“空”并不否定“缘起”的假有,而是在万法现象上,观察其无自性的空。因此,“缘起”与“性空”不是对立的,而是一体两面的。



佛陀说“缘起性空”,就是要众生因“空”而知“有”,因“有”而达“空”,是对治众生“空”、“有”两端的执著,所以能真正通达缘起者,于诸法则不执著实有,亦不执著全无,所谓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如是体悟非空、非有,那就是为“中道”。因此,龙树菩萨的《回诤论》说:“佛说空、缘起、中道为一义。”


中道的实相,即是“空有不二”。“空有不二”是指不执空、不执有的真空妙有,“即真即俗”则既是真谛,亦是俗谛的中道思想;“色心并举”为不偏唯心,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观。



中道的思想是“空、有”融和的智慧,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。因此,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,就能认识世间生灭、差别的万法,一一皆具足常住不灭的中道真理。能够如实认识世间实相,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被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等八风所吹动,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。所以,离于二边而行中道,这就是智慧,这就是佛法。


本次授课将会围绕“1.何为中道实相?”、“2.何谓八不中道?”、“3.中道思想对人生有何重要意义?”来展开讨论与讲解。


讲座通知


讲座时间:2023年11月4日(下午2点-4点)

地点:庆云禅寺三慧楼(一楼讲堂)

恭迎众善信弟子、佛法爱好者同沾法喜,共获法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