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刚经》共修第一讲 | 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

时间:2025-03-09

第一讲

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

2025/3/8


今天的学习在庄严的《金刚经》诵读中开始。


仁进法师从一则《坛经》小故事入手,引出禅宗精要——“是故须菩提,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,香,味,触,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(庄严净土分第十)。从《金刚经》的核心语句开启《金刚经》的智慧之门。



讲座围绕四个话题展开阐述和讨论


1、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“心”是什么心?和我们平时所说的“心”有何区别?


2、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?


3、原本清净的心为什么会被染污?


4、为什么要读诵《全刚经》?



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的“心”,即清净心。是本来具有的,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”。(《六祖坛经》)


师父以杂草和庄稼为例,强调修行的重要性。只有不断地拔除杂草,庄稼才得以成长。我们生而带来各种各样的“种子”,好比人的妄心和清净心,我们攥着拳头来到人世,带着欲望而来,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被欲望牵着走,被欲望裹挟的人生是烦恼的,痛苦的,所以我们才会生出离心,求解脱。从“缘虑心”到“精要心”到“智慧心”“金刚心”就是我们要走的漫漫修行路。


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我们共读共修共证菩提,《金刚经》就是我们修行路上斩断妄念的利器——


“善知识,若欲入甚深法界,及般若三昧者,须修般若行,持诵《金刚般若经》,即得见性。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,经中分明赞叹,莫能具说”。


我们诵持《金刚经》,不是为了诵持,而是通过诵持,明白遇相而离相,能领悟无相的道理,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,无我相,即得见性(空性)。



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。《金刚经》就是帮助我们解决怎样降伏妄心,如何使我们的心能够安住而生清净心的问题。“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”,《金刚经》帮助我们透过现相看本质,使我们的清净心生起。



最后,师父强调,《金刚经》应无所住而生起心,讲的重点是如何用心,《六祖坛经》:不识本心学法无益。认识心在不同阶段的作用,当你不了解事物的本相时就着相了,着相了贪嗔痴等各种忘心走起,清静心就无法显现,就有了烦恼。《金刚经》透过现相看本质(缘起性空)。使我们清净心生起,用清净心生活,工作,学习,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了另外一种境界——生活禅(寻常一样窗前月,才有梅花便不同)


讲座通知

时间:每周六下午2点~4点

地址:庆云禅寺三慧楼